隨著中國加入世界工程教育認證領域最具權威性的《華盛頓協議》,以及最近教育部推出兩種模式的高考,大力發展技能型人才,“逃離工科”現象以及工程教育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註,媒體相關報道和評論也頻頻出現。在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如何調整工學人才培養結構,推進我國的工程教育,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質量工程人才,成為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1現狀 高分考生不再青睞工科
  1998年工學招生占本科總招生數的比例為41%,而到了2010年下降至33%,其中與製造業相關的工科類專業招生數只占全國總招生數的20%。另外,工程技術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也沒有明顯提高。2000年機械工程技術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34%,而到了2010年減至30%。——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
  工作兩年多的劉旭畢業於上海某知名高校信息工程專業,目前在上海一家外企做程序員。常以“碼農”自稱的他,坦言自己的想法粗鄙但真實。“說實話,當年高考沒報經濟、金融,還真是有點後悔呢,現在想逃也有些晚了。”
  《2009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就顯示,1999―2008年的高考狀元專業選擇集中在經濟管理、生命科學、電子信息、法學和計算機等專業,近年來,選擇經濟管理專業的高考狀元有增無減,2008年全國有近七成高考狀元選擇就讀經濟管理專業。不比從前,高分考生中青睞工學的似乎在減少。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高校大理科與大文科的比例是7:3,當時國家覺得文科偏少一點,後來就調整為6:4。之後高校擴招,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也隨之而來。”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胡瑞文認為,相比理工科,文科專業容易考容易讀,就業時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也比較熱,所以報考文科的人比較多。同時,政府對高校的撥款跟不上高校擴張的速度,學校為擴大規模就大力發展低成本的文科。最後,本科階段兩者比例就成了4:6。“可以說,‘逃離工科’已經成了一個比較嚴重的現象。從現實來看,這種人才結構也是不合理的。”
  麥可思公司創始人王伯慶指出,隨著經濟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和薪資導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選擇工程類專業,尤其城市生源選擇工科的意願並不高。“原因可能在於工科就業地點多在非一線城市,工作地點流動性大,工作環境較差。對於從小家庭物質生活較為舒適的一些考生,這樣的職業不符合其就業期待。根據我們的調查,2012屆工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職業期待吻合度僅為44%,列倒數第二。”
  2原因 高就業率留不住工科學生
  2012屆工學學科門類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為92.7%,僅次於管理學學科門類。而根據麥可思的調查,近年來工學一直是第一,這是首次下降。在2012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其月收入為3577元。同時,工學本科畢業生在半年內離職率最低,為18%。
  ——麥可思《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在人們以往的印象里,工科一直是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調查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那麼,在高就業率高收入的情況下,工科生為什麼要“逃”呢?
  “我想工科裡面學傳統工科如採礦等專業的想要離開的比較多吧。”小焦在大學里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後在北京一家設計院工作。他坦言很多工科的工作都要常出差,下工地,有的工作條件也比較艱苦。“像我就要頻繁出差,比較累,有的同事因為家庭等原因,選擇了離開這個行業。現在我覺得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也不成正比。”
  “確實,從工作環境上來說,工科畢業生的工作環境一般較為艱苦,多以項目的形式工作,工作地點有可能是工廠或者偏遠地區,抑或有頻繁的出差;從薪酬和晉升上來說,高科技類工科專業(如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新材料專業等)、能源類專業、建築類專業等畢業生起薪較高,職業晉升通道也比較透明;而傳統工科專業(如機械、化工和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生薪酬較低(一般在2000-3000元之間),且升遷之路相對緩慢。”東方慧博職場專家指出了部分人“逃離工科”的原因。
  也有學者認為,工程師的光環聽起來讓人羡慕,但社會上對工程師職業的價值認可並不太高。前幾年中國工程院對全國5000名工程科技人員的一項調查就顯示,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工程師職業的社會地位“一般”或“偏低”,對個人收入的滿意度僅為53.75%,有近半數的科技工作者有轉崗的意願,這表明我國還未建立尊重工程師職業的社會文化。
  而對於工科畢業生對工作不滿意的原因,北大教育經濟研究所教授岳昌君說:“以前大學畢業生有一多半進了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數量增加,企業成了接納畢業生的主力軍。對工科畢業生來講,雖然國企薪酬待遇優厚,但進國企的畢竟是少數。而作為畢業生就業主體的民企薪酬福利相對較低,發展機遇、工作環境也相對較差,自然難以讓工科畢業生滿意。”
  3異見 工科招生比例居世界首位
  “工科招生比例下降可以說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西方有些國家下降到百分之十幾甚至百分之幾。不過,歐美工科專業的招生規模和比例是由市場決定的,他們工科招生比例的減小確實可以反映出‘逃離工科’的現象。而中國高校的招生計劃是由國家決定的,是否可以說‘逃離工科’還很難講。”
  ——雷慶,中國高教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不過,也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用“逃離工科”來形容當下的現象有些“言過其實”。
  “我想目前還不能說誰逃離工科,雖然比例有所下降,但我們高校工科的招生人數基本每年都在增加,工科的發展仍然是穩定的。”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孫禺認為,過去工業發展比較快的時候,工科的人數多一點,現在管理、會計等領域發展較快,有些人選擇這些專業也很正常。工科的發展結構是和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相適應的。“目前學生報考工科的熱情還是非常高的,報考後放棄專業的也是少數,這不能說明工科整個結構出了多大問題。”
  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高教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雷慶也持有類似的觀點。
  雷慶表示,過去我們國家是工業發展比較快,隨著這些年我國經濟機構的調整,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吸引一批人去學習金融、管理等專業也很正常。此外,工程師和醫生、教師等職業也不太一樣,招生規模不能完全看人口數量,而是跟工業發展規模和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工業技術水平越高,對人的素質要求越高,數量需求反而越小,這些都決定了工科的招生會更複雜一些。“從目前來看,雖然工科招生比例較之前略有下降,但我們的招生數量和比例還是位於世界首位,遠遠高於許多發達國家。”
  “從我們學校的情況看,工科學生考研或者工作換專業的是個別現象。當時是調劑或者專業是父母幫著填報,其實並不適合自己的學生,可能會在考研或者就業時考慮這個問題。”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孫長林認為,從他瞭解的情況看,從招生到就業,所謂“逃離工科”的現象並不明顯。
  “除了個別行業,如鋼鐵、冶金等傳統工業,現在的工作條件完全不像以前那樣惡劣了,而且現在本科生一般也不用在一線車間工作。有些人說現在工科畢業生考公務員的人多了,其實這是個普遍現象,何況公務員崗位也不是不需要工科畢業生。”孫長林說。
  4反思 工科人才實踐性遭詬病
  2012屆工學本科畢業生教學中最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該比例達到了44%。而當中有87%的畢業生認為專業實習不夠,21%的畢業生認為課程設計不夠合理,16%的畢業生認為畢業設計不夠科學。
  ——麥可思對2012屆部分高校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
  “其實,美國的一些學者已經關註到中國和印度工科人數多,招生比例也很高,未來工業、科技的發展可能會讓中印占得先機,認為美國應該有危機感。同時,也有學者認為中印雖然工科人數多,但真正能做出創新性成果的人並不多,因此不必擔憂。”雷慶認為,即使目前“逃離工科”的現象在我國確實存在,現在我們也不必將註意力過多集中在招生規模上,而要更多關註我們的工程教育能培養出多少高質量、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的確,相比“逃離工科”的話題,工科人才培養的實踐性不足長期為人所詬病。
  “我認為目前工科畢業生尤其本科生的專業課還是偏少,像我們公司招聘製圖的大學生,他們的專業知識都達不到我們的要求。”北京天海工業有限公司HR王義青表示,相比本科生,高職畢業生的心態更好,動手能力更強。“職業學校的學生在校學習時,接觸的都是企業用的標準設備,工作時上手就會很快。”
  雷慶指出,工程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工程師除了掌握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還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懂得經濟、法律、管理等知識,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工程倫理觀,有較強組織領導、團隊合作、交流能力等等。
  “我們從事工程教育的老師在理念上都不落後,但問題是沒有把這些完全落實到課程和各個培養環節上。目前高校對老師的考核方法和評價標準還不是非常有利於調動老師投入教學的積極性,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也存在一些問題,國家需要制定一些政策和制度讓企業更好地參與到工程教育中來,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雷慶說。
  對於目前工科教育存在的問題,麥可思公司創始人王伯慶指出,當下工學內部專業結構不盡合理,如計算機、信息類專業招生占到工學總招生數的28%,呈供過於求的趨勢,這可能與眼下互聯網經濟的火熱與報考的熱潮有關。而機械、能源等專業擴招缺口較大。
  “除了數量外,工學培養質量也不能滿足產業需求。調查顯示,本科工學基本工作能力的總體滿足度連續三屆均低於全國本科平均水平。中國加入世界工程教育認證的華盛頓協議後,國際範式的認證將推動中國工程教育質量的提升。”王伯慶說。
  聲 音
  我國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學習前蘇聯。工程人才培養的優勢是本科階段註重基礎,弱點則是對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思維、設計能力等的培養,及工程實踐還有不足。
  ——雷慶,中國高教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工科專業學生跨專業考研的原因大致有:對原專業不感興趣,不想繼續搞工科研究;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專業課也較難,為了有更大把握考研成功,放棄工科專業;家裡有經濟金融行業的就業資源。
  ——崔東偉,跨考教育輔導老師  (原標題:工科生培養贏在數量輸在質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m54nmw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